华萱机械网 >> 3D脚垫

我国工程机械出行业出口减速浊度仪

2022-08-05

我国工程机械出行业出口减速

一组数字使得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形势更加严峻: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29.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30%。其中进口金额10.9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9.9%;出口金额18.6亿美元,比上年减少34.7%,贸易顺差7.7亿美元。

我国工程机械大省-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也是显露疲态,1-4月全省工程机械出口1.04亿美元,同比下降56.88%。

据透露,目前商务部正在酝酿一项包含轻工业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全退税方案(即零税率),此举真的是一剂良药吗?是否也包含对于工程机械产品出口退税的再次调高?业内人士猜测及分析渐浓。

金融危机导致出口风云突变

在2006年以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进出口贸易一直是处于逆差局面,长期以来是进口数据远高于出口数据,一定程度上表明当时的行业情况非常不理想,要想做大做强做出影响力,加强出口、改变产业发展结构成为关键。除企业自身加速发展之外,从那一刻开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也在寻求多方的支持,包括来自中央的各项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特别是调高工程机械产品出口退税成就了当时的很多出口型企业。

2006年,我国工程机械市场取得巨大成就,全年销售收入创出1620亿元新高,增速达28.36%;出口继续高速增长,超过50亿美元大关,并首次实现全年进出口贸易顺差,贸易顺差达10.8亿美元,实现历史性突破!

2007年,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达到13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6%。其中累计进口金额4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7%;累计出口金额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3.5%,贸易顺差37.6亿美元。

2008年,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总额194.4亿美元,同比增长42.5%。其中进口60.2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出口金额134.2亿美元,同比增长54.3%。2008年全年贸易顺差74亿美元,比2007年顺差增加了36.4亿美元。在金融危机爆发下的2008年第四季度,工程机械行业出口增长速度开始逐渐减速。

截至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29.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30%。其中进口金额10.9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9.9%;出口金额18.6亿美元,比上年减少34.7%,贸易顺差7.7亿美元。

从以上数据看出,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工程机械行业出口明显减速,进出口贸易顺差同比出现降幅。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江琳认为,目前行业进出口仍呈现继续下滑的走势,出口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进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工程机械出口贸易的影响仍在加深。但她同时认为,3月份单月进口和出口的环比均有29%和32%的正增长,有开始回暖的迹象,是否能够在第二季度回暖甚至复苏有待进一步观察。

工程机械出口退税“居高”由来已久

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商品已征收的国内税部分或全部退还给出口商的一种措施,它是在货物出口后,国家将出口货物已在国内征收的流转税退还给企业的一种收入退付或减免税收的行为,这与其他税收制度筹集财政资金的目的不同。我国对出口货物实行退(免)税,意在使企业的出口货物以不含税的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是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的一项政策性措施。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自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中央政府先后六次上调出口产品退税率,其中涉及到12个税号的工程机械产品。江琳认为,此举将有利于企业降低出口成本,提高收益,扩大出口。据悉,目前国内工程机械大部分整机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都为17%,再加上零部件,国内工程机械企业产品出口退税率基本达到了较高档位的全面退税。

就之前4月1日的出口退税调整,国家税务总局有关人士表示,这次上调出口退税率,是为了配合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实施,在先期出台的调整振兴规划里就已有相关表述。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如果不进一步采取措施,外贸下滑势头可能还会持续,出口企业的困难也会加剧。因此,上调出口退税率是我国主动应对当前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所采取的措施,有利于缓解出口企业困难,恢复出口企业信心。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就目前的经济形势局面,实施全退税策略未必能够马上见效。当前,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出口步伐减退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外市场需求减退,市场观望情绪浓重,很多环节的资金链问题依然存在,且很多国外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库存处于饱和状态,当地市场的“消化能力低下”是不争事实。这种情况下在出口退税上做文章不一定会奏效。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对200家重点企业的调研结果中发现,出口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依次是国际需求减弱、客户回款风险明显增大、汇率风险增强、流动资金短缺等。解决流动资金紧张的出口退税政策成为出口企业面临的次要难题。

国家逐步加大出口政策支持力度

目前,从一季度国内工程机械主要产品各项统计数据来看,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产品依然是同比下降,尽管在环比上处于上升状态,但是众多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包括三一重工等企业在内,多数企业出口降幅都在40%以上,情况非常严峻。专家建言,面对出口不利局面,业内企业需在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产品性价比、市场差异化、加强售后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如果一味等外界环境需求变化到来,无疑在失去重新占领市场的机会。

5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出口结构,重点促进优势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努力保持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会议确定了进一步稳定外需的六项政策措施: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2009年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840亿美元,建立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险财政风险补偿机制,落实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资金安排;继续支持具有优势的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高科技产品出口的税收政策,严控高污染、高耗能及资源性等“两高一资”的产品出口;中央安排资金支持担保机构扩大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担保,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全面清理出口环节各项收费,严厉查处乱收费行为;完善征税和通关政策措施,便利加工贸易产品内销;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走出去”以带动出口,2009年安排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规模100亿美元。

本网编辑认为,全退税策略在目前来说不一定能解众多企业的燃眉之急,特别是部分依靠出口拉动业绩增长的企业,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出口产品的利润率,增加了在国际市场与同类产品竞争的砝码。长远来看,受制于外围市场的需求变化终究不是万全之策,同时,目前4万亿内需拉动开始在某些行业领域开始显现,但仍需依靠自身拓宽市场覆盖面,借助企业品牌、坚持差异化战略方能博得一片天空。

我国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回顾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历经7次大幅调整。

1995年和1996年,进行了第一次大幅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由原来的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调整为3%、6%和9%三档。

1998年,为促进出口进行了第二次调整,提高了部分出口产品退税率至5%、13%、15%、17%四档。

此后,外贸出口连续三年大幅度、超计划增长带来了财政拖欠退税款的问题。2004年1月1日起,国家第三次调整出口退税率为5%、8%、11%、13%和17%五档。

2005年,进行了第四次调整,中国分期分批调低和取消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适当降低了纺织品等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出口退税率,提高重大技术装备、IT产品、生物医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2007年7月1日,执行了第五次调整的政策,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经过这次调整以后,出口退税率变成5%、9%、11%、13%和17%五档。

2008年8月1日,第六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

第七次调整就是将从2008年11月1日实施的上调出口退税率政策。此次调整涉及3486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二是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届时,中国的出口退税率将分为5%、9%、11%、13%、14%和17%六档。

2008年12月1日,执行了第八次调整的政策,涉及提高退税率的商品范围有:

(一)将部分橡胶制品、林产品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9%。

(二)将部分模具、玻璃器皿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11%。

(三)将部分水产品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13%。

(四)将箱包、鞋、帽、伞、家具、寝具、灯具、钟表等商品的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

(五)将部分化工产品、石材、有色金属加工材等商品的退税率分别由5%、9%提高到11%、13%。

(六)将部分机电产品的退税率分别由9%提高到11%,11%提高到13%,13%提高到14%。

2009年1月1日,执行了第九次调整的政策,提高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具体规定如下:

&nbs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昌都检查不孕不育多少钱

黑龙江心脏外科排名

看妇科疾病哪家好

哈尔滨哪里治子宫肌瘤专业

郑州专门治疗酒精肝医院

友情链接